小樣什麽意思(兒化)
- 编辑:銜悲茹恨網 - 67小樣什麽意思(兒化)
兒化是普通話裏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,正確地識讀兒化,念準兒化音能有效提高普通話語言表達的流暢度和圓潤感,改善普通話語流語感生硬的毛病。
一、什麽是兒化
“兒化”指的是後綴“兒”與它前一音節的韻母合成一個音節,並使這個韻母帶上卷舌音色的一種特殊音變現象。這種卷舌化了的韻母就叫做“兒化韻”,例如普通話讀“鳥兒”時,應讀作ni环r,在這裏“兒”字不獨立成音節,隻是兒化的標誌,表示在念到“鳥”這個字音的末尾時,要同步加上一個卷舌動作,使韻母帶上卷舌音“兒”(er)的音色。這種帶有卷舌色彩的韻母被稱作“兒化韻”或“兒化音”。其標誌是在韻母後麵加上r,如:大夥兒 d㠨u璲;一塊兒 y㭫u㠩r。
兒化詞並非普通話的特有現象,在我國北方方言區,特別是在北京、東北等地也大量存在,而南方方言中則較少兒化,因此南方人學習兒化有一定難度。最常見的問題,一是:兒化音和前一個韻母音節結合得不夠緊密,在聽覺上不像一個音節;二是:加上兒化後的音節,卷舌上翹不到位導致開口度不夠,音色扁平。
二、兒化的實質
兩個漢字一個發音,兒字失去原音,把自己轉化到他前一漢字主要韻母上,使這個主要韻母加上一個卷舌的動作。
三、兒化的作用
普通話裏兒化的存在不但能增強普通話的和諧美、韻律美,而且在表達詞語的詞匯意義、語法意義和修辭色彩上也有積極的作用。
(一) 區別詞義
有些詞語兒化以後,詞義發生了改變,如:眼(眼睛)——眼兒(小孔) ,頭(腦袋)——頭兒(領頭的),信(信件)——信兒(消息),小人(不仁義之人)——小人兒(年紀小的孩子)
(二)區分詞性
有些詞語加上兒化之後,詞性發生了改變,如:頂(動詞)——頂兒(名詞),包(動詞)——包兒(名詞),蓋(動詞)——蓋兒(名詞),尖(形容詞)——尖兒(名詞),破爛(形容詞)——破爛兒(名詞)
(三)表示細小、輕微的狀態或性質
有些詞兒化後表示“小”、“少”的意思,如:花兒、小孩兒、鐵絲兒、竹棍兒、門縫兒、蛋黃兒、頭發絲兒
(四)表示親切、溫和或喜愛的感情色彩,如:臉蛋兒、雪人兒、知心話兒、小孩兒、老頭兒、小鳥兒、電影兒
(五)表示輕蔑、鄙視的感情色彩,如:芝麻官兒、小癟三兒、一個錢兒、小偷兒、小樣兒
四、兒化的音變規律
普通話中除er韻、e韻外,其他韻母均可“兒化”。但兒化時往往不是簡單地在韻母後麵加上一個卷舌的動作,而是同時伴隨著韻母的脫落、增加、更換和同化等現象。兒化是否使韻母產生了音變,取決於韻母的最末一個音素發音動作是否與卷舌動作發生衝突(即前一個動作是否妨礙了後一個動作的發生),若兩者發生衝突,妨礙了卷舌動作,兒化時韻母發音就必須有所改變。
五、小練習
進了門兒,倒杯水兒,
喝了兩口運運氣兒;
順手拿起小唱本兒,
唱了一曲兒又一曲兒;
練完了嗓子兒,我練嘴皮兒,
繞口令兒,練字音兒,
還有單弦牌子曲兒;
小快板兒,大鼓詞兒,
又說又唱我真帶勁兒!
這裏是小魚,關注我,教你說好普通話[比心]
往期精彩[靈光一閃]
有些字你認識,但不一定會讀ⷂ𗂷ⷂ𗂷(二)
這些字你認識,但不一定會讀ⷂ𗂷ⷂ𗂷
繞口令挑戰|嚴圓眼,嚴眼圓,究竟是誰的眼圓?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